75、临危受命-《铁血兵王:从淞沪会战开始》
第(2/3)页
南J城的城墙墙垛上,每间隔一百米就用沙袋垒起工事,架起了机枪。而护城河外的树木基本都被砍伐殆尽,以防敌人借此躲藏。
狮子山、九华山、清凉山的防空炮也在紧急安装中,它们肩负着拦截长江水面上敌军船只的艰巨任务。
虽然会议已经宣布要守卫南J城,但城市中心,那连绵不断、缓慢移动的人流,仍然从中山路一直延伸到下关码头。即便是防空警报响起,也无法阻止人们涌向城外,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混乱的深渊,混乱成了唯一的代名词。
但说到底,逃离这座城市的,大多是富人和中产阶级。穷人们无处可去,只能无奈留下。也有许多刚刚从淞沪或者苏Z、无X逃难过来的难民,又漫无目的地到处游走。城北的人跑到城南,城南的人又跑到城北,即便他们这样做毫无意义,但人们总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能安抚自己那颗悬着的心。
“哈利神父,情况怎么样了?孩子们有没有坐上卡车?”
沈炼利用修筑工事的间歇,抽空跑了一趟教堂。教堂里的孤儿们,是他唯一放心不下的群体。
顶着一颗酒糟鼻的哈利神父,无奈地摊开双手,说道:“哦,沈,上帝保佑,你终于来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卡车可以让这些孩子们离开。所有的卡车几乎都被政府征用了。”
沈炼急切地说道:“但文件上说的是优先疏散南J的妇女和儿童啊,可以使用所有交通工具!”
哈利神父翻了个白眼,说道:“哦,是吗?但据我所知,即便是政府的办公桌椅和档案柜的搬迁,都要优先于这些儿童。”
沈炼暗骂了一句,他知道,上面的命令几乎和废纸没什么区别。想要为孩子们找到卡车,让他们逃离这里,只能靠自己想办法了。
令人焦心的混乱,偏偏又遇上了让人绝望的瓢泼大雨。
这场撤退,似乎变成了一场竞赛。就连政府机构之间也在互相抢夺卡车。一辆汽车的标价高达数千美元。找不到车的人别无选择,只能沿着长江往上游方向逃离。无数难民拥挤在下关码头,把这里挤成了一个大型的旧货市场。
可有些难民,好不容易用重金买来船票,赶到码头后,等待他们的却是另一种绝望。码头上的船只早已人满为患,连一张纸都塞不进去了。而这些难民们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最终等到的却是外籍人员优先上船的通知。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沈炼找了很多人,但却没人能够为他提供哪怕一辆汽车。
他愤怒地在街上转悠着,却忽然看到一辆卡车从不远处拐了过来,车轮陷进了泥坑,正在原地打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