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南方的大雨暂时停了,但此时洪涝已经形成事实。 谢韫之与沈知节等人赶至灾区,看到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洪涝冲毁了百姓们的家园与田地,还有不少人失去了性命,幸存的百姓无家可归,便大量涌向未被淹没的都城。 收到赈灾资粮的官员们,组织人手每日在城门外施粥,搭建临时住所,捐赠衣物被褥等,积极救灾。 但这是有京官督促的城池,才能一切乱中有序地进行。 而有些地方没有京官督促,又加上地处偏远,父母官常年做惯了土皇帝,遇事便城门紧闭,无所作为。 谢明宗所在的地方也很偏远,这些年他在谢淮安的协助下,终于捞了一些油水,但这层薄薄的油水根本不够做什么。 但样子还是要做的,于是他冒雨跪在当地富申姜百万的府邸门前,跪求姜老板捐赠粮食等物,让老百姓度过困难。 姜百万乃岭南当地人,深知此地的鬼天气,据说洪涝之前,他就已经将粮食都装到了船上。 码头那些密密麻麻的船只都是他家的。 此次洪涝,不仅知县来向他要粮,远一点的知府也来向他要粮,还有水师那边等等。 瞬间弄得他焦头烂额。 忽然想起,半年前完全将生意搬到了北边的养子阿耀,对方眼下也已经是个大富商,手里也有不少粮食。 阿耀曾经也劝他这个干爹一起北上,做海外蕃人的生意更赚钱,不要盯着岭南这块地方了。 可是姜百万如何会轻易放弃大本营? 眼下看来还是阿耀更有先见之明,此次洪涝他不仅损失重大,手里的粮食还要被官府盯上。 眼下也只能破财挡灾。 眼看着岭南一时半会儿无法恢复元气,姜百万损失了手里现有的粮食后,便打算收拾收拾家当,等天气好一点便上船出海,北上投靠阿耀去。 谢淮安听说了这个消息,眼中杀机尽露,他不想让姜百万走,因为姜百万手里有钱有粮,还有这么多船只。 造反需要大量的钱财,他必须留下姜百万。 原本他们造反所用的大部分钱粮都来自太原温家,可是宋言卿那个废物,已经被许氏带人过去杀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