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片面重农的一大表现就是明代人口管理中的黄册制度。 这是一项将户籍与赋役合二为一的制度,它非常直白地告诉世人——朝廷的人口统计就是服务于赋役征调的。 而明朝的赋役征调又是以农为主,于是在明代中后期就出现了“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不丁不籍者奚啻三倍之”的情况。 所以晚明的天启、崇祯皇帝作为庞大帝国的掌舵者,他们事实上是以不到6000万人口的税收来支撑着超过2亿人口的国家。 由此带来的税赋脱漏而造成的财政损失无疑是致命的。 朱祁钰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让朝廷的税收稳步上升。 保证每年都有充足的钱粮做事,让官员们能够拿到足额的俸禄,让朝廷随时有钱粮赈灾。 “首辅,朕担心你连大明的实际人口都搞不清楚,让你统领百官,执掌中枢,难以胜任。” 之前朱祁钰敲打过石璞和高谷,这次直接敲打陈循。 “臣失职,请皇上恕罪!请皇上给臣一些时间,臣一定把大明的实际人口搞清楚!” 陈循吓得浑身冒汗跪伏在地上,刚才他想反驳,皇上根本没给他机会。 听皇上说完,他知道自己非常失职,再怎么狡辩也没有用。 锦衣卫汇报说明皇上早就意识到了人口不实的问题,并让锦衣卫找了几个地方调查。 会稽县就是锦衣卫第一个调查的地方,虽然不一定所有地方都跟会稽县一样。 但以点带面,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作为内阁首辅,掌握大明所有情况是最基本的,但连人口失实都不清楚就说不过去了。 实际上,陈循是知道实际人口与统计人口不符的。 毕竟都是按黄册统计的,有一些是没在黄册上的。 皇上说他难以胜任,那他的首辅之位就危险了。 那等待他的不会是革职还乡,而是保留虚衔然后陪徐有贞去找正统帝。 此刻,不仅是陈循浑身冒汗,高谷、金濂、石璞、苗衷、彭时和商辂也浑身冒汗。 人口是朝廷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数据,但目前来看朝廷并没有及时掌握。 作为中枢的重要官员,他们不清楚就是严重失职。 “好,朕给你半年时间,给朕把两京十四省的实际人口搞清楚。 搞不清楚,这个首辅你就不用当了,陪徐有贞去找皇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