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章 周忱的无奈-《登基?找太子啊皇兄又不是没儿子》


    第(1/3)页

    “父亲,运粮队出事,王越他们遭遇海盗袭击加上不适海上,差点全军覆没。

    朝廷将再派人出海,大哥会不会有危险?”

    周仁迪急冲冲跑进房间,气喘吁吁。

    “仁迪,说了多少次了,不要毛毛躁躁的。

    运粮队的事情为父已经知晓了,你大哥那边不用担心,这是他的机会。

    是为父跟皇上求来的。”

    周忱有些无奈,周家过去在浙江也是名门望族,可惜后来中落了,到了他这代已经下滑严重了。

    好在他考中了进士,一路做到了如今的户部尚书,更是成了太傅,达到了大明官员的最高荣誉。

    可惜四个儿子不行,大儿子周仁俊并没有考取功名,考了好几次也没考上。

    不得已,只能另外想办法。

    先捐献两千石谷帮助朝廷赈济,成为义民。

    后来又捐献良马十五匹,帮助朝廷肃清沙漠,成为义官。

    义官作为候补官员,可以参与到地方政务的管理,然后变成正式的朝堂官员。

    可皇上登基之后觉得义官参与到地方政务的管理,那就为一些地方豪绅干预当地治政留下了后患。

    所以严禁义官在本地参与地方政务管理。

    然后,周仁俊就被调到了别的地方。

    皇上让吏部制定了详细地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正式成为朝廷官员。

    而且,义官在没有通过考核之前只能作为吏,不能成为官。

    二儿子周仁迪是举人,可惜未能考中进士,又在京中,周忱就把他带上了,让他跟着学习一二。

    三儿子周仁俭也是举人,也未能考中进士,在家老家料理家事,负责香皂和肥皂生意。

    小儿子周仁广也是举人,如今在国子监读书。

    周忱自己已经达到巅峰,再进一步只有封爵了。

    但即便封爵,可以世袭,那也只能让一个儿子继承。

    另外三个儿子还是要自己给他们谋划好。

    大儿子周俊已经具备成为官员的资格,但想要将来有好的发展,就得另寻他路。

    听说马谅的儿子也是举人,没考中进士,被马谅安排进了运粮队,成了运粮队的一名官员。

    周忱立即就去求皇上了,然后周仁俊就被调去了运粮队,如今在马文升手下做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