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据坊间传闻,八郎他昨日当街殴打了一位朝廷命官,这位官员是今上刚刚继位就起复的老臣,已经年过六旬,身负皇命,正要做一件事关大唐江山社稷的大事……” “此时八郎却把他打得卧床不起,你说……这不是成心给圣人添堵吗?” 青衣士子故作玄虚地说完,便拿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了一杯,仰脖饮尽。 此话入耳,全场哗然。 一位市井屠夫打扮的中年男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八郎行事虽然张狂不羁,但也并非那种是非不分之人,怎会贸然打伤一位朝廷命官?” “是啊是啊,八郎素来嫉恶如仇,断不至于无缘无故动武,定是那位官员做了恶事触怒了他。” 一群半醉半醒的酒客也跟着附和起来,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听过郭八郎仗剑行侠的故事,心里向往得很。 青衣士子闻言放下酒杯,脸上浮现起一抹戏谑的微笑。 “此事么,倒也确有内情,你们可知,八郎打伤的那位官员是何人?” “庙堂之上的事儿,我等草民如何知晓……” “快说快说,休要卖关子!” 一帮子听众早就心痒难耐,见状连忙催促着青衣士子揭开谜底。 “呵呵,既然诸位这般迫切,某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青衣士子抚掌而笑,接着指了指城南,低声道:“那位命官姓韦,单名一个伦字,乃是正四品的太常少卿,不久前,韦伦被圣人拜为了通和吐蕃使。” 城南韦杜,去天五尺,京兆韦氏自本朝开国以来,诞生过一位皇后,九位宰相,自不需要多做介绍。 倒是那通和吐蕃使让一职让众人颇多疑惑,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那青衣士子。 “这通和吐蕃使是个啥官儿?咋听着怪怪的……” “这通和吐蕃使不是官儿,是个使职。 圣人有意修好与吐蕃之间的关系,准备放归先帝以及肃宗皇帝时俘虏的吐蕃将士,还有这两朝扣留的吐蕃使臣。 韦伦这个通和吐蕃使就是负责此事的。”青衣士子冷着脸解释道。 “什么,竟有这等事?” 众人闻言,皆是感到不可置信。 自安史之乱后,吐蕃几乎年年寇边,岁岁入侵。 河西陇右几乎尽陷于吐蕃之手,数十万将士血洒疆场,上百万生民沦落胡尘,就连帝都长安也曾一度沦陷。 西北万里江山,只剩安西北庭孤悬一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