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南疆定矣-《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第(3/3)页

    李适的声音透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让窦文场等

    人不禁暗暗吃惊,虽不知道具体的战况,但就看皇帝的神色也能知道,必然是一场恢宏的大胜。

    不然皇帝绝不会如此的轻松写意,却又霸气侧漏。

    这就像是刘邦杀了彭越,将其剁成肉酱赐于诸侯分食一样,震慑敲打的意思昭然若揭,若不是一场彻底碾压的大胜,皇帝断不会如此。

    李适虽非那种刻薄寡恩之人,但也深谙帝王权术,平日里大多时候都是不苟言笑,偶尔露齿而笑,便叫群臣胆寒,唯恐惹怒了他,可刚才他竟是放声大笑起来,显得格外的肆无忌惮。

    可见这场大胜对他来说真的是太关键了。

    窦文场暗暗感慨。

    不过这捷报送郭府是怎么回事?

    难道郭家那小子真立奇功了?!

    而他这副表情也落在了李适的眼里。

    “大监在想什么?”李适挑眉,似笑非笑地询问。

    窦文场连忙低头:“奴婢是想,大家特意吩咐抄录一份捷报送到汾阳王府上,莫不是郭郎立了奇功。”

    他说完抬眼偷瞄了李适一眼,发现后者面带微笑,目光悠远,仿佛透过层层叠嶂,看到了汾阳王府的方向。

    “奇功么,倒也算。这小子倒真有老令公之风,先是以前锋破阵而出,迫吐蕃中军大纛后退,而后又献奇击趣南诏军后,使我大军大破南诏,其所部兵马斩获过当,更斩云南王从祖,生俘其叔父,端得是有名将之姿啊。”

    窦文场心头一颤。

    这……

    “大家慧眼识珠,想郭郎年不过十八,大家却亲擢其为边军十将,令其从征,可见大家眼界独道,早知其不凡啊!”

    窦文场不失时机地拍起了马屁。

    李适听罢,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说真的,这还真不是他慧眼识珠,他要是早料到郭映这么厉害,早就把他丢到神策军了。

    不过既然窦文场这么奉承了,他自然要顺水推舟一番。

    “郭郎这孩子,说实话也是朕自小看着长大的,天资聪颖,又家学渊博,颇懂行伍之术,只是太过于锋芒毕露,行事又过于荒唐,是故朕才让他去边疆历练,希望他能变得沉稳持重些,而今看来,他确实没辜负朕的期望,已是颇有大将之相了。”

    这话说的就很假了,不过说着说着,竟连李适自己都有几分信了,而且他脑子里忽然浮现出了一个莫名的想法。

    唐安下嫁他,也不算委屈吧?

    一家天潢贵胄,一家勋贵之子,也算是门当户对吧?

    想到这里,李适忽然有些坐不住了,站起来道:“备御,朕要去淑妃宫中。”

    淑妃,正是唐安公主的生母,排在众嫔妃之首的王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