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各大乐评文章中。 几乎就见不到夸这首歌的人。 全在喷。 全在骂。 全在鄙视。 好像凌正阳这个主播混迹歌坛是一件多么耻辱不堪的事情。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 他们吐槽的越狠吧。 这首歌的下载量反而越高。 《那一夜》四天卖了150多万张。 《又一夜》两天就达到这个数了。 愣是要破纪录。 这可把一帮人气的够呛。 大众的审美是崩盘了还是怎么? 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也喜欢? 不是。 难道都是一丘之貉么? 好奇之下。 他们不禁看了看作品里面的评价。 “又一首充满感情的回忆,实在是太有才了,嗓音独特唱出了曾经,伤感了但真的好好听,非常适合许多曾经的过往,一段真情一身难忘!支持你!” “男人忘不了新欢,女人忘不了旧爱,在这个暧昧横行的年代,痴情重感情显得一文不值廉价,这歌太真。” “凌正阳这是跟小旅馆杠上了呗?” “是不是那一夜不够,所以又一夜?” “我不管,反正从那一夜过来的请给我点赞!” “我就想弱弱问一下,一共几夜?” “这才叫歌曲,把男女之间的那点事,诠释的淋漓尽致。” 歌迷的调侃居多。 但居然也有人觉得这首歌写的挺不错。 直接就把这帮业内人士看的无语至极。 还充满感情回忆的歌曲? 还诠释的淋漓尽致? 还这歌太真? 我去。 你们理解的还敢再偏一点么? 如果说前面的那首《那一夜》还不能拿出足够的证据给凌正阳定罪。 可《又一夜》一出。 对方就是妥妥的色彩级歌手。 想都不用想。 完全就是个祸害啊。 花钱买这歌的都是什么心理? 不理解! 真的不理解! “这首歌曲从编曲和制作上来讲,水平还是挺不错的,属于合格的水准,情绪推动的也算尽心尽力。” “但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首令人感到恶心的歌曲,因为填词的水准实在是烂到了一定的境界。” “不知道是不是歌手凌正阳刻意而为之,想要创造一种迎合市场的‘非主流’姿态,但手段用的实在肮脏。” “他所写的这些词汇中,不仅含有大量低俗的言语宣传情色,更是痞话连篇,没有任何像样的主题,矫情做作不说,还有一些则语无伦次和废话连篇。” “事实上,我不认为能写出这种曲子的人脑子里面会没有半点文化,所以我只能理解成他是故意这么做的,故意展示这一面给我们看,这些歌词不仅暴露了歌手的心理扭曲和人格缺陷,也对听众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样的歌曲怎么能称得上是音乐呢?这不是一种艺术表达,而是一种精神污染。” “网络歌曲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应当遵循音乐的基本规律和审美标准,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应该传递正能量和美好情感,而不应该滥用网络平台,制作一些粗糙、庸俗和无意义的歌曲,误导和浮华听众的品味和价值观。” “这种歌手,这样的作品,我们应该积极抵制!” 在网友们的争议中。 有比较正规的音乐媒体跳出来当裁判了。 一篇音乐早知道。 当即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将《那一夜》和《又一夜》批评的狗屁不是。 估计这也就是权限不太够。 不然瞅对方这语气。 怕是能直接给凌正阳封杀。 轻微的舆论没什么用。 但闹大起来就比较厉害的。 媒体负责主战。 一些乐评人跟着煽风点火。 专业人士的大范围坑壑一气。 很快就拢获不少网友跟他们并肩作战。 《又一夜》的单曲销量速度不仅很快开始减缓。 微博上。 凌正阳更是受到了不少的侮辱和谩骂。 “垃圾。” “你算什么歌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