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说明在那个时候,鸮是一种神圣,甚至是备受追捧的动物,才会出现在青铜器上。 毕竟那个年代还是图腾时期,不同部落有不同的图腾动物,就会大量以图腾的方式出现在青铜器上。 值得一提的是,秦国,或者说赢姓部族的图腾,也和玄鸟有关,是由“玄鸟殒卵“ 双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组成。 但是秦图腾里的“玄鸟”,可并非是鸮,而是鹞子,也就是雀鹰,一种似雀似鹰的动物。 《史记.秦本纪》说:“大费左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伯益。” 大费是秦族祖先,也是养鹞人的祖先,青鹞是秦族人的保护神。 因为秦国人在进行农业劳作的时候,需要驯养青鹞,来帮他们守护谷子成熟。 农产能不能丰收,全靠青鹞的守护。 所以秦国的图腾以“鹞”“双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组成。 但是,在秦国人眼里,青鹞也是“玄鸟”,他们自己对图腾的解释,就是“玄鸟殒卵”。 而秦国虽然建立的比较晚,但是老赢家是妥妥的上古八大姓,乃是颛顼之后。 赢姓的始祖伯益,与商朝的始祖契,夏朝的始祖禹都是同一时代就存在的人物。 这说明三个部落,至少在文化上应该是同源的,他们对“玄鸟”的概念应该也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赢家的玄鸟,和商代的玄鸟,却明显不是一种动物呢? 推论到此,一个猜想就诞生了。 或许“玄鸟”在上古时期,应该是一种统称,而非是单独形容某一种鸟类的。 只要本部族觉得,这种鸟是守护神,那就可以叫“玄鸟”! 因此,有不少学者都认为,在妇好墓里大量出现了鸮形状的物品,这说明在商时期,“鸮”就是商部族的玄鸟! 也就是说,商人是一直将“猫头鹰”当做本部族守护神、图腾的。 至于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那就有待研究了。 至少商代甲骨文中出现的“梦枭鸟”“受枭又(佑)”等文字,是表达了鸮类的出现是战争中的上吉之兆。 作为一个好战民族,商人给“鸮”赋予了“遇战大吉”的寓意,也许就是鸮成为玄鸟的原因吧。 话题说回来。 在南越王的墓里,发现有鸮造型的青铜器,还是一件十分特别的事情。 以鸮为造型打造的青铜器,多见于秦汉之前。 准确的说,多见于商代。 几个大名鼎鼎的鸮型青铜器,都是商代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