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四章 军火库-《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有这些配饰在手,只要给文物修复部门足够多的时间,完全能组装复原出这四架马车。

    不过用的材料肯定都是新木材了。

    但是这也足够让现代人,一窥南越国的战车!

    而除了战车之外,出土最多的单兵武器,不是戈,也不是戟,而是箭镞!

    赵胡作为一位国君,显然不是拿着长戈和长戟作战的。

    他如果要练武,当然是要和其他贵族一样,玩射箭。

    而箭镞,就是古代的箭头。

    作为南越国最顶级的贵族,赵胡用的箭镞,自然是不凡的。

    西耳室内一共出土了四种不同样式的箭镞。

    其中1型,是最为典型的战国后期样式的箭镞,通长5.3cm,横截面作三角形,狭刃,十分锋利。

    实物很长,根本不像是一个箭头,反而像一把小刀了。

    这也是春秋战国时箭失的特点,箭头很长,这样杀伤性才够大。

    光是1型的,一共就有三百多支。

    剩下还有带倒刺,双翼的2型,圆柱形,长度较长,达到八厘米的3型,以及带血槽,长度较短,但是杀伤性最高的4型。

    四种箭镞加起来,大概有个四五百支。

    西汉时期,或者说汉代之前,诸侯贵族,包括皇帝,都是比较喜欢没事就出门打猎的。

    言情

    汉武帝也没少在上林苑猎鹿。

    这些贵族打猎肯定不会上去和猎物肉搏,只能用弓箭了。

    很显然,这些箭镞应该都是赵胡生前御用的。

    出土时,它们都被放在了木质的“失簸”之中。

    簸,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器具。

    可惜,深埋在这偏酸性土壤中,这些木制的器物是最容易损坏的。

    大部分失簸都已经腐朽不堪,隐约可以看到上面有用漆画上的花纹,完好的时候应该是非常精美的。

    而且表面还贴上了几层绢,用于保护陪葬的作用。

    可惜这些绢也只剩下了一点点残片,腐烂的七七八八了。

    当然,光有箭头也不行。

    除了箭头之外,也出土了160支箭杆。

    这160支箭杆能保存下来,大概率是因为这些箭杆并非是纯木制或者竹制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