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前我们已经考察过了。” “墓室由主室和北1、北2、南1、南2四个侧室构成的。” “从上面的勘查情况来看,墓室均为木石结构,平面呈长方形。” “墓室顶部铺南北向的棚木,四壁均为石砌,石层间夹有方木。” “墓室的北、南、西三面与墓圹间为土坯与碎石混合砌筑。” “主室与侧室、相邻侧室间均以土坯与碎石砌壁相隔,主室与侧室间有通道相连。” “简单地说,就是每一间墓室都与主墓室相连,并且墓室的上方,用来封顶的全部都是棚木。” “我们没必要走墓门,只需要将各个墓室上方封顶的棚木都取掉,然后像发掘土坑竖穴墓一样,直接作业就行!” 理解! 孔建文点点头。 这操作他熟啊! 就和发掘大部分先秦时期的墓葬一样,直接从上往下挖,然后挖到顶盖板后,掀开盖板,就直接进入墓室,可以开工了! 这方面,社科院考古所绝对够专业。 “行,那就这么办吧!” 这座墓并不深,从地表到墓室棚木顶,大概也就只有两三米而已。 而墓室的深度,根据甬道和照墙的高度来判断,大概也就在2米到2.26米左右。 这算是一座比较好挖的墓了。 得力于这是一座吐谷浑部落的墓,而非汉墓。 所以哪怕是吐谷浑部落的贵族,乃至王族,他们也没有像中原贵族那样的习惯,动辄就是往地下挖十几米深。 嗯,可能也有没那个技术有关系吧。 想要在地底十几米深的地方,开凿出一片一两百平方米的中空墓室,这可是个技术活。 怎么保证上面十几米厚的土层,能够不塌陷?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选址水平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看重“风水宝地”,一方面是真的有玄学的加成。 一方面也是要注意地形。 有的地形,你下挖十几米,绝对会塌方的。 但是有的地形因为中间有岩石层承重,却可以做到相安无事。 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随随便便往下挖个十几二十米,就能建个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