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前你以为中国是一个点向外扩张发展,后来三星堆告诉你,古老的华夏文明就像满天繁星一样璀璨多彩!” 正在看评论的陈翰,毫不犹豫的就给这位网友点了个赞。 民间还是人才辈出的。 这位网友说的一点都没错。 在传统的观念中,不管是学者还是下面的普通大众,都觉得华夏文明是由中原地区一个点,慢慢向四方扩展才有了现在的整个华夏民族。 想想以前古代人,甚至夏商周人对自己的认知吧。 古人认为中原地区是世界的中心,除了中原地区其他地方皆为蛮夷,所以有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说法。 商人在统治的几百年里,不是在和西边和北边的鬼方、羌人打战,就是在南征东夷。 东夷是一个统称,包括了活动于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尸方(夷方)及江、淮之间的淮夷威胁最大。 所以以前大部分人都认为,华夏文明是从黄河流域为中心,一点一点发展出来,对外扩张起来的。 但是,三星堆的发现,打破了这个认知! 原来当时除了中原地区之外,在长江流域上游的川蜀之地也有一个曾经高度发达的群体存在。 实际上,对于神秘的古蜀人,历史上有不少人都曾经谈论过。 他们在中原地区也有家喻户晓的故事。 第四代蜀王望帝托杜娟的典故,被李商隐用来悼念亡妻。 而三星堆文明的出土,则再次证明了,同时期长江流域也有不亚于黄河流域的璀璨文明。 换句话说,三星堆的出土,极其有力地驳斥了华夏文明的“中原起源论”,支撑起了新的“满天星斗论”。即中华文明的源头不止中原(河南)一处,而是遍历全国各地。 实际上,在学术界关于“中原起源论”和“满天星斗论”,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的。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华夏文明出于一元,而支持他们的论点在于,史书中记载的夏商周是一脉相承的,甚至追朔到三皇五帝时期,也是部落联盟制,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而有另一部分学者,则支持“满天星斗论”,他们的论点,则是基于现今的考古发现。 中国第一次科学意义的考古学发掘为之始,是1921年安特生主持的河南渑池仰韶遗址的发掘。 当时,因为华夏新石器晚期的考古遗址还很少,所以仰韶遗址的发现,为华夏文明找到了唯一一个源头。 但是随着现代华夏考古的深入,北边的龙山文化,东边的大汶口文化的相继发现,为华夏文明多元起源论给出了更多的考古证据。 这几个文化的起源时期都在六千年前左右,几乎是同步发展起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