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马六甲海盗,大明海军-《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3)页

    通译朝谷允看去,他也不知道谷允有什么吩咐?

    谷允朝待客厅看去,看出了一点端倪,有酒,有菜,按照座位序列来看的话,这里应当是有重要的客人。

    他朝最上首唯一的位置指了指,那通译便明白了,指着那方位,“这里坐的是谁?人呢?”

    这些人如天神下降,这人忌惮地朝谷允身后的军士手中的火铳看了一眼,他战战兢兢地道,“是,是日出之国的天使,松浦大名派来的武士,他说他们的船和人都死了,去看了!”

    谷允笑了一下,他再次扫了一眼庭院,朝平铺族人青壮年手中的武器看了一眼,朝一个军士瞥了一眼,道,“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

    方才的炮弹是用来震慑的,但万一这些人不知道炮弹是大明的炮弹呢?看他们刚才虔诚祈祷的样子,搞不好还以为是玉皇大帝发怒了呢。

    “是!”

    军士从腰间拔了一个手榴弹出来,拔掉安全插销朝小笠原长胜方才坐的地方扔了过去。

    轰!

    熟悉的爆炸声在耳边响起,大罍破碎,酒水洒了一地,竹筒飞上天,附近的人被气浪掀翻在地,尚且留了一口气。

    火光再次在眼前冲开,将地上的茅草引燃,刺刺拉拉地燃烧起来了。

    平铺族人惊愕地看着,久久不能回神。

    他们以为刚才的爆炸乃是天神发怒呢,原来不是!

    谷允踏步上了庭院中的一个石臼,扬声道,“看到了没有,这就是我大明的火器,今日看在小琉球岛与我大明一衣带水的份上,我们不计较你们与倭寇勾结多年,不奉我大明之诏的罪,不听我大明旨意之罪,若再有下次,我大明决不轻饶!“

    说完,一个军士用枪口对准了一个恶心的流着粘稠浓液的骷髅,一枪下去,骷髅四分五裂,散在地上。

    绿头大苍蝇被惊得四散逃开。

    谷允指了指那青年男子,道,“你等收拾下,派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前往我大明的军舰,我带尔等去拜见我大明皇子殿下!”

    “是!”

    谷允实在是不想在这地方多停留,说完,便转身往外走,边走,边道,“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

    那百户也是觉得不可思议,这地儿与大明才隔了两百多里地啊,就隔了一道海峡,若大明将来的工业发展起来了,中间搭座桥通车都是有可能的。

    可只要一想到,与这样一个地方通车,那百户顿时就满心不情愿。

    十八发炮弹同时升空,同时落下,小琉球岛在这仲春的晚霞照耀下,硝烟弥漫,草木腾飞,飞禽走兽狂奔不止,整个岛上被笼罩住令人恐惧的气息。

    朱高燨站在军舰的三层上,手扶着栏杆,澹然地望着那个小岛,尽管前世他曾经在假日里去这小岛旅游过,也同感这祖国的宝岛是个美丽的地方,但他此时对密林覆盖的小琉球岛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来。

    《东番记》乃是明人陈第写的一篇游记,他是福建连江人,曾随抗倭名将俞大猷学兵法,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代名将。万历三四年十二月初八,他随沉有容将军赴台剿倭。

    陈第在台湾大员登陆后,亲历台南至高雄一带高山族聚居的村社,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有关台湾的第一篇游记。

    朱高燨当年拜读过这篇游记,印象格外深刻,也知道,截止到万历三十年,这岛上的居民都还过着原始社会部落的生活,氏族部落粗具规模,让他一个经历过二十世纪的人前往,朱高燨不想这么委屈自己体验这等生活。

    朱高燨站在三层眺望的时候,三山王国的三个国王王子已是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看着小琉球岛上升腾起的爆炸火光,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通译站在一边,很满意地看着三人的反应,他摸着颌下的胡须,笑呵呵地欣赏起了对面山头烟火。

    朱能在东南面角上的军舰上,与朱高燨这一艘遥遥相望,感觉到朱高燨用望远镜投递过来的视线,他朝这边弯腰作揖。

    一个斥候噔噔噔地跑了上来,单膝下跪,“大将军,一艘我大明的商船朝这边靠近,后面是海盗的船只,桅杆上挂起的旗号是‘陈’。”

    陈祖义?

    朱能顿时觉得精神一震,不假思索,便道,“护着那只商船进入我大明军舰的包围圈。”

    朱能只觉得大明的百姓挣钱的欲望是真强,去年下半年皇上才撤销了禁海令,今年这么早就有船只跑到这里来了?

    此时的海面上,一艘商船拼命地朝着大明的方向驶来,船上的橹工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船桨深深地划过水面,借住拨出的力量推动船只朝前移动。

    但,此时起的季风却是相反的方向,后面十来艘海盗船上,海盗们的弓箭拼命地朝这边射来,海盗们“嚯嚯”的声音充斥在耳边。

    “这些狗日的!”已经损失惨重的柯日纲非常狼狈,看着后面追上来的海盗船,一股与之同归于尽的冲动压都压不住。

    但,即便他想与对方同归于尽,除了送一条命,最后拼一个粉身碎骨,也拿对方没有办法。

    彭!

    一根羽箭朝他射过来,身边一人朝他扑了过来,从小一起长大的书童抱着他朝旁边滚去,他听到了“噗嗤”一声,利箭入肉体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柯日纲只听到了一道闷哼的声音,他就感觉到,紧紧箍着他的双臂无力地耷拉下来。

    “柯贵!”嘶吼声从柯日纲的喉咙里破音而出,瞬间,他的眼泪就流下来了,他双目赤红地朝后面的海盗船看去,一把抓起手中的长剑,就要朝后面投掷过去。

    “嚯嚯嚯!”

    海盗们齐声叫喊,旋即就大笑起来,这是在笑话柯日纲,区区一个商人能够把他们怎么办?

    海盗船最前面飘扬着一面白色的旗帜,旗帜上用鲜血涂成了偌大一个“陈”字,后面是遮天蔽日的船帆,红色的船帆遮天蔽日,东南面半边的天空上,云层被这气势冲击,风起云涌。

    陈祖义战船近百艘,接掠过的船只不计其数,一直到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商家没有不对陈祖义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被陈祖义掠杀,也将洪武朝时期的闭关锁国的罪过加在了陈祖义头上。

    若非陈祖义,或许不会有“海禁”一说。

    此时的陈祖义,不仅仅是海盗,还是渤林邦国的国王。

    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陈祖义于洪武年间犯事,举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后,到了三佛齐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

    国王死后,他召集一大批海盗,自立为王,陈祖义便成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陈祖义不仅仅抢劫西洋诸小国的船,连大明的使船也抢。

    陈祖义抢劫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

    既然陈祖义的手下已经看到了柯日纲的船只,他们也已经打过一仗了,柯日纲此时又如丧家之犬,海盗们断然不会放弃他们,一路追赶了数十里,几近大明的海岸线。

    笑声猖獗。

    就在这时,天空中呼啸两道黑线划过,柯日纲不知是什么,他仰躺在甲板上,目不错睛地看着那两道黑线,直直地朝着他的后方坠落。

    轰!

    两道爆炸声响起,两道水柱直冲上天,被击中的两艘海盗船就此四分五裂,方才哈哈大笑的海盗们或死,或伤,或挣扎于冰凉的海水中。

    爆炸产生的气浪朝四面八方扩散,十来艘木制船只怎么能经得起如此勐烈的冲击,桅杆断裂,溅起的船板射向船帆,沉船带动的水流,对其余的海盗船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撤!”海盗头子紧紧地抓住甲板上的固定桩,声嘶力竭地喊道。

    柯日纲的船只只被气浪冲得朝前飞出了很远,一瞬间,他与身后的海盗船之间隔了快有两里多路,此时顾不上为他牺牲的书童,从甲板上艰难地起身,怔怔地看着海盗船。

    “少爷,是大明的船,前面是大明的船!”长随冲了过来,此时如释重负,指着他们前面的方向,欣喜地喊着,“我们得救了!”

    看到前面大明的船,橹工们摇得更加卖力,他们得救了,他们从海盗的手里得救了!

    不远处的朱能用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见海盗们竟然还想逃,他举起手,朝前一挥。

    很快,就有四发炮弹一齐朝海盗船发射。

    四声爆炸声齐响,这一处的海域,海底下的生物大约也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飞快地朝远海窜逃。

    海盗船还准备转向,此时,也不必转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