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是朱高燨不信任这些移民出来的华侨,而是人的感情使然,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他们对故土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澹。 固然,他们被迫背井离乡,大明是有一定的责任,既然已经一拍两散了,再续前缘也要有个度。 稍微一点拨,马三宝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道,“属下去和东王谈谈。” “本王不介意在爪哇岛上培植一股力量,眼前没有合适的人,若是东王识时务,本王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是!” 东王带来了大量的礼物,见马三宝的瞬间,他就让人将礼物全部都呈上来了,全是珠宝和金银,没有那些不值钱的土特产。 马三宝非常满意,让人上了茶,对东王道,“永乐二年,国王殿下遣使朝贡,奏请印章,陛下有赐。不久,陛下又赏赐国王和王妃苎丝、纱罗、帐幔、手巾、羊酒、器皿等物,赏赐不可谓不丰盛。” 当然,皇上那些赏赐,比起今日东王送来的这些,还是要单薄多了。而当初,不管是东王还是西王,上贡给皇上的那些礼物,也比不上今天的实惠。 都是些孔雀、鹦鹉之类的,除了养着好看,图个新鲜,能有什么用? 足以可见东王对四殿下的诚意和忌惮。 东王忙道,“我国对天朝上国的仰慕之心恒久不变,我等想做天朝上国最忠诚的臣民,还请皇子殿下恩准。“ 马三宝是个实诚人,他没有那么多弯弯心思和对方猜谜语,道,“殿下的胸怀比大海还要宽广,他的心能够装得下天地,所有愿意将灵魂奉献给他的人,都有资格做他的臣民。” 东王拜谢下去,“还请使者能够将我等的诚意带给殿下,只要殿下愿意,我等的灵魂随时都能献祭给殿下!” “殿下不需要你们的献祭,殿下将留下他忠实的臣民在岛上,他们将带给你们更加美好的生活,你们不要伤害他的臣民,要给予他们帮助。” 东王忙道,“我等愿意为殿下的事业做出贡献,还请使臣将我们的意愿转达给殿下,我们随时听候殿下的召唤。” 朱高燨听了马三宝转达的话,道,“明天开始,我要到处看看,寻找可以用来钻井引石油的地方。等找到地方之后,就要在这里搭建基地,盖房子,建油井,船上的设备之类的要搬下来,要在这里开荒。他们的人都能用得上。” 马三宝将朱高燨的话记下来,道,“殿下,如何管理那些人?” “一天一文钱,包吃住,愿意来帮忙干活的,只要表现好,我们都可以收留。我们留在这里,可以对当权阶级示威,但不可得罪底层百姓,可明白是什么道理?” 马三宝沉思道,“那些底层的百姓什么都没有。” “不错,这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就剩一条朝不保夕的命了,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就是这个道理。” 朱高燨道,“只要我们给予他们稍微比从前好一点的生活,他们的心就会向着我们。除了那些种族主义者,没有多少人在乎,统治他们的是谁?更何况,我们根本没打算统治他们。” 后世,那些殖民地国家没有把殖民地的老百姓们当人看,大肆破坏那些殖民地,残害当地的老百姓,犯下了滔天大罪,罪行累累,最终,也不得不很快结束了他们的统治,最后,那些所谓的日不落国家,也渐渐地日薄西山,沦为舔狗,祈求别人的卷顾而维持尊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