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府大门外宽敞的路上,此刻陆续停下了数辆马车,当先一辆华贵的马车上,还未等车板上的人取过踏板,车厢内的人早已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一个箭步跃了下来,不顾身旁人的搀扶,快步向着高府内跑去,而此时史寒霜等人皆是一身缟素,跪在了高良娣等人身后,只觉得身后似乎是冲进来一人,待史寒霜回头一看,惊讶地捂住嘴低呼一声‘陛下’,似乎是听到了一个熟悉的词语,楚墨风这才缓缓地回过头,正待开口说话之际,只见身穿黑色团龙服的李世民径直上前,来到楚墨风身旁一撩衣袍缓缓地跪了下来,见此情景楚墨风赶忙轻声说到:“陛下,这可使不得,按礼制您能跪皇太后,但是不能跪臣弟的母亲的。” 似乎是没有听到楚墨风的劝阻,李世民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恭敬地对着贺拔夫人的棺椁行了三次顿首礼,“老夫人,二郎来晚了。”三个头叩完之后,李世民缓缓地对楚墨风说到:“你是太上皇的义子,你高府一脉连同楚府一支,已然纳入宗亲名录中,故而朕今日跪拜的是亲人,不是臣子的家人,那些御史愿意如何说随他们去吧,皇室之事哪里轮得到他们指手画脚的。” 楚墨风闻言叹了一口气,侧过身对着李世民行了一个稽首礼,二人据这样跪在最前列,缓缓地往火盆里添着纸钱,门外前来吊唁的宾客,一见当朝陛下也恭敬地跪在棺椁前,原本欲行的空手礼的众人,纷纷一撩衣袍,改为了顿首礼,见此情景府内瞬间哀号声一片。 或许是被这情景所感动,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不消一个时辰,天地间覆盖了一层厚重的白色,好似老天爷为这位老妇人送上了一条幅员辽阔的挽联。 而就在高府发丧的第二日,两骑快马自金光门飞驰而过,守城士兵见状也不敢阻拦,待二马飞驰而过,守城士兵这才露出头忿忿地望着前方。 两匹马窜入义宁坊之后,径直来到了高府门前,未等胯下战马停稳,马背上的人翻身下马,急匆匆地跑进了高府,眼前当先一人到来,前来吊唁的宾客赶忙引着此人向着停放棺椁的房间走去,一进门只见此人重重地跪了下来,满面泪痕不住地叩着头,身后随行的那名年轻女子见状,一言不发的也跪了下来。 连续在屋内待了两天两夜的楚墨风,听闻身后有异动,有些木木的转过身,待看清二人的面容之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到:“婧妍和杨琳回来了?” “启禀殿下,妾身回来了,请恕妾身斗胆,将琳儿也带回来了。”俯身在地上,窦婧妍始终未曾抬起头来,身体随着抽泣不断地颤动着。 跪在一旁的杨琳闻言,唯恐楚墨风迁怒窦婧妍,泪眼婆娑地说到:“殿下,此事不怪婧妍殿下,末将一颗心始终在殿下身上,惊闻老夫人身故,末将厚颜前来给老夫人上柱香,过后便返回娘子关。”话音一落,杨琳起身取过三支香凑着粗如儿臂的白色蜡烛缓缓点燃,恭敬地对着贺拔夫人的棺椁鞠了三个躬,轻手轻脚地将手中的三炷香插在香炉内,转身就要向外走去,谁知却被楚墨风一把拽住,强行将杨琳拉到自己身边跪下,楚墨风缓缓地说到:“母亲大人,孩儿身边这个小妮子,跟孩儿两情相悦,但是始终在娘子关镇守,今日回来给您上香、敬茶。” 话音一落楚墨风转身对窦婧妍说到:“去吧,将思妍和妲彩喊来,吩咐人准备三杯茶来。”后者闻言面色一怔,而后了然于心地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一身孝服的史寒霜端着一个托盘,领着龙思妍和妲彩走了进来,向着二人使了个眼色,二人赶忙跪在了杨琳旁边,将托盘上的茶杯一一举起,只听楚墨风轻声说到:“母亲大人,孩儿今日让三个丫头给您敬茶了,这杯茶喝了之后,咱们可是说好的,给新儿媳妇的见面礼您可不能吝啬。”伴随着低沉的说话声,楚墨风眼中的泪水不住地流淌出来。 只见高良娣缓缓地走了进来,站在了楚墨风的身侧轻声说到:“新妇...敬茶...”话音一落只见杨琳、龙思妍和妲彩三人,将手中的茶杯恭敬地举过头顶,泪如雨下地齐声说到:“婆婆在上,儿媳妇杨琳(龙思妍、妲彩)给您敬茶了。”话音一落三人缓缓地将杯中的茶水倒在了贺拔夫人的棺椁面前。 从怀中摸出三个绣着金丝线的小包,依次递给了杨琳三人,拆开布包三人才发现,三只翠到泛绿的镯子静静地躺在布包内,此时高良娣依次为三人戴上,而后缓缓地说到:“此前母亲大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特意嘱咐我准备了三只玉镯,说是将来给小四的新媳妇的,今日我代表母亲大人问你们三人一句话,既然戴上了镯子,就意味着此生入了高府的门,日后要夫妻相敬如宾,恩恩爱爱,你们能做到吗?” 细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镯子,三人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能做到。” 随即高良娣点了点头再度说到:“小四,这句话也是问你的,此生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要相互扶持不离不弃,你们能做到吗?” 四人闻言齐声喝到:“能做到。” 话音一落高良娣对着四人高声喊到:“新人叩拜高堂。” 话音一落楚墨风与杨琳、龙思妍、妲彩四人齐齐地对着贺拔夫人的棺椁叩了一个头,伴随着高良娣一声‘礼成’,缓缓地直起了身。在场众人见状无不转身暗自垂泪。随即高良娣差人唤来杨昭懿,将杨琳三人搀扶出去,而后只见高表仁和高弘德二人领着高氏一门的下一代缓缓地走进来跪在了楚墨风身后。随即高良娣自袖口内摸出一卷纸筒,缓缓地展开轻声说到:“我高氏一族源于渤海蓚县,历经三十七代皆为布衣,直至第三十八代的元宾公时起,仕东魏,位谏议大夫。大统六年,避谗弃官奔西魏,独孤信引宾为僚佐,赐姓独孤氏。三十九代昭玄公入仕隋,位至左领军大将军、宰相、太常,高氏一族无论入仕或是为民,始终秉持心中道义,然开皇年间突遭变故导致家道中落,第四十代长子盛道不幸身故,二子弘德、三子表仁随嫡母贺拔氏辗转返回蓚县祖宅,四子文成流落民间,长女良娣承蒙搭救得以生还,至此人员离散,索性苍天有眼,四子文成历经磨难终成大器,高氏一族得以恢复昔日荣光,今日嫡母贺拔氏亡故,当着第四十代及第四十一代诸子面前,高氏一族第四十代长女高良娣代为宣布,自今日起高氏一族族长由四子文成接任,此消息会在扶灵返回蓚县之时告知蓚县高氏其余族人。” 说到这高良娣将手中的纸筒递给了楚墨风,“小四,从今日起你身上的担子加重了,这是父亲大人当年做出的决定,希望你能够肩负起振兴高氏一族的重任。” 缓缓地点了点头,楚墨风站起身对着身后的众人说到:“我高氏一族,上无愧朝廷,下无害百姓,诸位日后需持身正,修德行,明日高氏一族集体扶灵返回蓚县。”话音一落楚墨风突然两眼一黑,缓缓地瘫在了地上。一时间灵堂内众人乱做一团,高弘德和高表仁二人,赶忙将楚墨风抬到了旁边屋内的床榻上,随后便有下人端来茶水、湿布子,而高良娣则是亲自请来了前来吊唁的孙思邈,轻轻地为楚墨风号了号脉,孙思邈轻声说到:“诸位请放心,殿下只是因为心力憔悴,体力不支昏过去了,待老夫开几副安神静心的药,给殿下煎服,明日就能恢复了。” 话音一落,只听门外传来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老伯伯,大英雄怎么又昏过去啦?”众人循声望去,门口处身着缟素的丹阳公主李玥,气喘吁吁地领着一个小姑娘站在门外,眼见丹阳公主到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只见对方缓缓地摆了摆手,对着高良娣轻声说到:“阿姐,带我和不悔去上柱香吧。” 高良娣见状起身走出了门外,低声说到:“长安距丹阳路途难行,你母女二人一路赶来,却是辛苦你们了。” 只见李玥素手一抬,皓腕上俨然点缀着一抹翠绿,“阿姐,毕竟玥儿也是高家的儿媳妇啊,婆婆亡故身为儿媳的定然要前来上香叩拜的。” 瞥见那抹翠绿之后,高良娣这才想起,当初楚墨风下葬之后,贺拔夫人是亲手将镯子戴在了李玥的手上,也算是给了对方一个名分,出神之际已然来到灵堂前,只见李玥领着不悔缓缓地走了进去,当先跪下之后,对着一旁的不悔说到:“不悔,给你祖母跪下。” 懂事的不悔脆生生地跪了下来,而后喃喃地说到:“人家还想着您做的好吃的呢,您不在了以后不悔回京城,谁再给不悔做好吃的啊?”话音一落小脸一皱,当即嚎啕大哭起来。 一旁的李玥取过三支香,恭敬地点燃,恭敬地施礼,恭敬地将三支香插在香炉内,门外原本已然有些消散的雪花,此刻再度飘洒起来,纷纷扬扬地大有转为鹅毛大雪的趋势。府内前来吊唁的宾客早已离去,高府内众人都已转入屋内静静地守着,李玥与随后而来的杨琳、龙思妍和妲彩四人跪坐在灵堂内,一言不发地添着纸钱,盆内的火苗忽明忽暗,将四人的影子映照在墙上显得那么的迷离,而楚墨风的房中,柳非烟和萧若兰二人一左一右守在床榻前,至于府邸内一众不良人早已藏好身形,唯恐有心怀不轨之人趁着这个机会前来捣乱,然而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高府周围的几座宅邸,早已被李世民下旨临时征用,内里驻扎了五十名禁军以及一百名金吾卫,为的就是提防有人借此生事。 是夜,待宾客散去之后,灵堂内分成两排跪着三男三女,六个人手中恭敬地握着三炷香,当中一人对着贺拔夫人的棺椁说到:“夫人,想当初我们六人应高大人的指示,将您与小公子分开,这些年我等心中总有不忍,索性小公子闯出了一番天地,我等也总算没有辜负高大人的嘱托,此番听闻夫人亡故,我等六人前来恳请夫人,如若见到高大人,请替我等转达一句话;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君之所托,终生不负。”话音一落六个人齐齐地对着贺拔夫人的棺椁拜了下去,随后将手中的香一插,趁着夜色起身离开了高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