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辽东之战 形势危急-《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第(2/3)页

    然而,建安城虽然保住了,却放走了四万高丽援军,让这帮人得以北上支援辽东。虽然从战术层面上来看,张亮取得反败为胜的战果,但是从战役层面上来看,这一仗却是失败的,四万敌军就这样成建制的离开了战场,这也使得北方辽东战场唐军主力压力陡然增加。

    消息传到李世民处,大致了解了此战始末的李世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因为眼下来不及了,况且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为今之计必须立即开展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快速拿下辽东各个城池,然后立即南下与张亮会师,毕竟张亮不是楚墨风、李勣或者李靖之辈,对于战场局势的判断以及战机瞬间的抓取相当精准,且对于楚墨风来说最好的防守永远是进攻,此战若是换成楚墨风来镇守建安城,估计这四万敌军能够活着逃离战场的所剩无几,不过此时没有那么多如果,遂李世民下令前线各路大军迅速发动进攻,以减缓张亮在沙卑城的压力。

    收到消息的李勣和李道宗,得知正有四万敌军向着自己这边赶来,一时间也颇为头疼,毕竟眼前这些敌军还没有解决,此时,身为楚墨风身边的头号小弟,李道宗也显示出他在楚墨风身边所学到的一些能力,先是命令麾下的的骑兵将来犯的高句丽骑兵尽数分割开来,遂留下李勣带着一部分步兵保护攻城器械,自己这是指挥的剩余步兵开始配合骑兵收割敌军,期间李道宗更是亲自率领数十人,组成了一个尖刀小队,战场上哪里有险情就往哪里去,这一招正是楚墨风当年在剿灭颉利可汗部时常用的穿凿战术,对付那些擅于骑射的突厥人无往不利,更别说这些盲目自打的高句丽人了,很快这种战法就展现出威力了,被分割成数十块的高句丽大军让李道宗这样漫无目的的打法给打蒙了,高句丽大军本想一击击溃大唐军,却不料美好愿望却被李道宗的横刀给彻底击碎了,身为主帅的李道宗手持两柄横刀一骑当先,尽管此时李道宗也已然四十三岁了,但是身为大唐的王室,英勇好战是镌刻在骨子里的,随着高句丽军节节败退,李世勣和李道宗趁势挥师追击,众人你追我赶渐渐地来到了辽东城外大约二里地的地方。

    眼前,密密麻麻横竖交错的壕沟呈现在了大唐士卒的面前,得知大唐的攻城器械无往不利,辽东城的守军特意将壕沟往外扩出去将近一里地,无奈之下为了作战计划有效的执行下去,李勣只得派出士卒开始挖土填埋,另一方面派出大量斥候准备绕过辽东城,去打探情况。

    初夏,天气干燥炎热,辽东城外的土地上,大唐士卒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填埋行动,不是跟天气争分夺秒,而是跟那四万被张亮放走的高句丽大军争分夺秒,而据斥候回报,辽东城的背面是没有壕沟的,但是有不少敌军把守,一时间如若强行通过,城内守军定会出城配合进攻,届时大军定然会伤亡惨重,想到这李世勣只得飞鸽传书给楚墨风,将这里的情况告知对方。

    得知消息的楚墨风,握着手中的纸条不免觉得有些好笑,区区四万人就让李世勣和李道宗有些束手无策,不过转念一想,李世勣和李道宗麾下大部分都是擅于攻城的步兵,骑兵却是寥寥无几,如若让他们在野外遇到对方的骑兵,的确有些怵头,毕竟他们带的不是自己当初创建的靠山军。

    想到这楚墨风唤来了薛云,一番嘱咐之后,对方带走了将近四万人马,趁着天黑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此时楚墨风手中仅剩两万人马,但是楚墨风深知,如若对面辽东城的高句丽守军出来迎战,自己这两万人可是能当五万人来用的。

    这边李世勣大军在不停地填埋,那边李世民本部却传来了好消息,大军渡过了辽水,此刻距离李世勣部已然不远,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李世勣和李道宗原本悬着的心顿时落了下来。

    丁丑日(初十),李世民车驾渡过辽水,待大军尽数通过之后,李世民望着奔腾翻涌的辽水,遂命人撤毁桥梁,眼见大军以一种诧异的眼光望着自己,李世民横刀立马指着辽东城方向说到:“诸位大唐的将士们,此番尔等随朕讨伐高句丽,一路上诸位让朕看见了我大唐士卒的坚毅和勇敢,眼下大军渡过辽水,脚下踩着的是敌国的土地,这一刻对于我大唐来说已然向着胜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朕思索了许久,古代霸王破釜沉舟,今日朕决意将退路斩断,此番进攻高句丽,士兵倒下了,统领冲上去,统领倒下了,副将冲上去,副将倒下了,主将冲上去,主将倒下了,朕会握紧手中的步槊,义无反顾地冲上去,这一战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前进杀敌。”

    一番话坚定了将士们的决心,大军随即驻扎在马首山,李世民先是慰劳赏赐江夏王李道宗,破格提拔马文举为中郎将,而后处斩后退的张君。

    得知李世勣大军在城下填土,李世民亲率数百骑兵到辽东城下,看见士兵们背土填壕沟,李世民赶忙下马上前分出最重的,骑在马上拿着去填埋,于是随从官员都争先恐后背土到城下。

    有了皇帝陛下亲自做表率,挖土填坑效率那是相当高的,原本密密麻麻的壕坑终于填平了,望着城外恢复如初的大地,城内的高句丽守军瞬间蒙了,本以为此番凭借这些壕沟可以阻挡大唐一阵,等到四万援军到来便可以趁势将其歼灭,谁知自从城下又来了一批大唐援军之后,壕沟完全失去了其原本的功效。

    然而给辽东城的惊喜还远远不止于此,这些年大唐的军械局‘励精图治’,顺利研制出了大批的攻城器械,首当其冲的便是抛石机,由军械局研制,刘紫鸢改装之后的抛石机,已然能够抛出将近三百斤的石头,随着一部部抛石机的架设,所有的抛石机瞬间瞄准了辽东城。

    此番辽东城的守军除了设置大量壕沟以外,还在城中准备了大量木材,准备随时修理加固城池,然而城内守军明显低估了这种攻城武器的威力。三百斤的石头从天而降,借着下坠的势头,所产生的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只见城外一名传令兵举着一面旗子接连发号施令,负责操控抛石机的士兵,瞬间斩断绳索,随着‘嗡’的一声,磨盘大的石头聚集在天空形成了一片石头雨,向着辽东城的方向肆无忌惮的飞去,这石头不像是箭矢还可以抵挡一番,眼见抛石机开始发威,城墙上的守军纷纷寻找掩体躲避,一番天降巨石之后,不但辽东城中房屋建筑都被轰塌,就连城墙上的敌楼、箭楼也一并击毁。

    随即大唐士兵又祭出了第二件攻城法宝---冲车,这种冲车可不是以前前隋所出现的纯木制的冲车,毕竟城墙防守除了金汁、砖擂、泥擂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火油,这玩意儿一旦浇在木制冲车之上,可想而知大火冲天而起,甚至连里面推车的士兵都难以幸免,所以当年刘紫鸢在改良的时候,采取了楚墨风对于修罗铁骑战马的保护方式,在冲车外面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铁甲,无论是砖擂、木擂、泥擂,其硬度都不如铁甲结实,而金汁浇在上面只不过会留下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事后用水冲掉就好了,至于火油,刘紫鸢也想好了,身后紧随一些携带沙土的士卒,一旦火油覆盖在冲车之上,迅速用沙土掩埋,而箭矢之类的则是只能在铁甲上留下一道痕迹,完全对立面推车的士卒没有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