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18章 番外 谢南栀:你生来就是要当皇后的(二) 楚煜开心极了。 连夜取了数十个名字,将他所有美好的期许和祈愿都倾注其中。 父亲也开心极了。 第二日便迫不及待带了位“名医”入宫,说是担忧我的身体。 其实他急于知道男女罢了。 我在确定自己已有身孕后陷入迷茫。 虽有孕,可未必就是皇子。 父亲带来的即便是名医,也不能在才两个月时便拿准男女。 即便是皇子,整个皇宫都盯着凤仪宫,我不能将他如何。 即便是皇子,楚煜和父亲之间……也不一定如我想的那般糟糕。 其实说到底,我虽用着避子药,想让这个孩子晚几年再来,可他真的来了…… 我舍不得不要他。 我心中有许多侥幸。 万一父亲并不如我臆测的那般野心勃勃呢? 万一楚煜胜了,会看在我的份上,对谢氏手下留情呢? 又或者,我生下的是个公主,那我所担心的那些,都是泡影而已。 我谎称身体不适,一直在凤仪宫闭门不出,不肯再见父亲,不让他有机会带着大夫给我把脉。 我一遍遍麻痹自己,会是位公主的。 是公主楚煜也会高兴,也会宠爱。 即便是位皇子,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了解父亲,亦了解楚煜,总能想到法子在二人之间再周旋几番。 我的肚子一点点大起来,太医预计会在二月底,春暖开时生产。 可新年不到,北疆起了战事。 楚煜几乎毫不犹豫地下旨,御驾亲征。 “阿栀,待我赢得这一战回来,谢老头便不能将我如何了!” 原来他也不是那么的有把握。 他虽贤名在外,却未立过军功,手中能用的武将更算不得多。 借亲征之名,他能在军中立威,还能收回不少兵权。 “你放心,我会在你生产前回京。” “京中有容华在,她月份比你小,万一我真赶不回来,也有她照应一切。” 其实我那时便有些不好的预感。 父亲无法带大夫给我诊脉,可他能收买太医。 太医怕犯欺君之罪,在楚煜面前从不轻提男女,父亲要他们开口,有的是法子,楚煜又偏偏在此时出征…… 楚煜离京前一夜,我背着他哭了一场。 我想叫他不要离京,抑或带着我一并离京。 可我又那么清楚,他大业在前,不可能为了我不离京,行军在外,更不可能带着皇后同行。 他一离开,我便开始焦躁不安。 整日里犹如烈火焚烧,万蚁噬咬。 我一时担心父亲会趁机对他不利,令他“战死沙场”,一时宽慰自己腹中不一定会是皇子,父亲也不一定如此狠绝,一时又想父亲从来是杀伐果决的人,但凡有机会,他定不会轻易退让。 辗转难眠时,我心中起了一个荒唐的念头。 初初被我很快否决,可越想,越蠢蠢欲动。 楚煜不在宫中,他又惯来不在我身边放眼线,甚至将金吾卫的一半令牌给我。 若我想,这宫中人任我差遣。 只要一番计划周详,即便产下男婴,未必不能悄无声息地换成女婴。 可到底太过荒唐,我已经能感受到孩子的每一次胎动,更是舍不得。 直到有一日,南辞给我送来急信,说父亲暗中调走了谢家军的八千精锐,问我京中是否有异。 那日正是大雪,殿中地龙烧得暖意融融,我却浑身都在颤抖。 我的身孕已经七个月,父亲定是知道什么了。 他要八千精锐做什么? 他想在北疆生事,还是在京中设伏? 楚煜知道此事吗? 会对此设防吗? 我彻夜写了许多封信。 直言不讳的,旁敲侧击的,最终都付诸灯烛。 父亲此举一旦被发现,是为谋逆。 不止他的性命保不住,南辞的性命保不住,整个谢氏,甚至那八千谢家军,都要为此负罪。 不报信,恐楚煜被父亲暗算,报了信,我如何面对生我养我的谢氏? 那个荒唐的想法再次浮出水面。 只要我生下的不是皇子。 只要我生下一位公主,父亲绝不会如此急不可耐明目张胆。 否则即便避开这一次,楚煜与父亲之间,迟早一战。 我给父亲去了信,说梦到生的是位公主,表现得郁郁寡欢忧心忡忡。 以此提醒他拿脉到底不是万无一失,孩子出生之前,莫要轻举妄动。 又给南辞回信,令他速去北疆,万一有事发生,无论如何,保住楚煜的性命。 父亲最是疼爱他,他挡在前面,父亲不会忍心痛下杀手。 最后喊来桑柳。 桑柳不敢置信,哭着求我说不可以。 说陛下说了,会赶在生产前回来,让我届时与他商量一番再做决定。 若他真的能在我生产之前结束那场战事,平安归来,结局或许真的会不一样罢。 但那场战事异常胶着,从年前打过新年,新年打至初春,我生产时,正是战事的关键时刻。 而一切都像注定了一般,我偷龙转凤最难的一关,容华长公主,竟然早产了。 我生产那日,她还躺在床上不能下榻。 楚煜给那个孩子取了那么多个名字,最终一个都没用上。 名“宥”,字“恕之”。 我卑劣地希望,有朝一日他若知道真相,能够宽宥我的选择,饶恕我对他的抛弃。 我并未想过,他会以那样猝不及防地方式出现在我面前。 更未想过,我与他再见面时,局面比他出生那一年更加不堪。 - 我送走宥儿,做了自认为最周全的安排。 照料他的人,都是信得过的亲信。 送去的地方,是南辞所在的岭南。 南辞自幼与我亲厚,为人慷慨忠义,并不像父亲那般野心勃勃。 若有万一,可让南辞照拂一二。 可事情仍旧生了意料之外的枝节。 北疆在楚煜御驾亲征之后,平静了下来,不安分的,换成南疆。 那一两年,水患、疫病轮番来袭,南蛮按捺不住趁势侵犯,战事频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