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个字下来,群臣眼睛都睁大了。 众所周知,现在朝廷基本上是靠盐税来填充国库,官府将盐引卖给商人,商人凭借盐引提盐,再指定地区销售。 那商人想要贩盐就必须走上官道来进行纳税,朝廷也就从中再次获利。 要是官盐价格降下来,商人根本赚不到钱,哪里还会争先恐后的成为盐商?而没有盐商,朝廷则无法卖出盐引更是无法收到过路税,这怎么行得通? 周启当然不会让朝廷做赔本的生意,但也不会让这官盐的价格居高不下。 “我们可以采取民制、官收、商销之法,民制减轻官府的制造成本,而官收则将盐务还掌握在朝廷手中,这里大抵是与原先盐制没有太大出路,只是将官制改成民制而已。” “周男子未免想的太过天真,若是采取民制,那么岂不是助涨了私盐贩子的气焰?” 那名朝臣又持了反对意见打断了他。 现在本就有些不服朝廷管制的民众,偷偷摸摸的自己制盐,再将盐卖给私盐贩子,要是采取民制,这岂不是天下大乱? 两次被打断,周启有些忍不住想要发火,但是这里的人,个个都是他惹不起的大人物,便还是选择了忍耐。 “再以竞标的模式,选择商人来进行代理贩盐,商人需要向朝廷缴纳一定押金,三年后可退,而中标者还能以最低的价格从官府处购买精盐,但是需要按照官府定制的价格进行售卖,白纸黑字朝廷与商人签订契约。” 这段话,周启说的并不详细,而且速度也快了几分。 他是真不想再被打断了!…… 于是在他说完后,群臣都安静了下来,对着此话细细思索。 龙椅之上刚才饶有兴致的小皇帝,看起来不明所以,挠了挠头,用一副不解的眼神望向太师椅上的宰相。 可惜宰相依然半闭双目,似乎现在所议之事,与他毫无干系。 群臣慢慢反应过来,有人问道:“你的意思,只要给得起押金,则以低价从官府处购盐,再对百姓进行销售,其中也包括私盐商贩?” 周启抬头朝他看了一眼。 此人位居殿内右侧前方第二人,双目有神,整个人看起来刚正不阿的样子。 想来身份也不会太低,但他的心中毫无惧意。 “盐利分散,天下再无私盐。” “如何定价?”那人又问。 “据我所知,现在从民间收盐是两百文,那么我们收取押金后则以一百八十文的价格向中标者售卖……”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 这小子疯了不成,让朝廷做亏本生意!? 怕是喝大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