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宝岛布局和大曲线的问题(二合一)-《华娱那年十八》


    第(2/3)页

    听到陆恒的话,还有放出来的待遇,陈玉姗三人呆了呆。

    现在的陈玉姗,不过二十八岁,陈名章也就比她大一岁,只有刘俊杰,现在四十多岁了,不过即使最小的陈玉姗,也在行业里工作七年了,从最开始在小电视台担任企划,到去年担任《薰衣草》制作人,开始在业界有了一席之地,甚至有通稿说她是柴智平第二。

    而柴智平,就是《流星花园》的制作人。

    至于刘俊杰,82年就开始执导第一部电视剧,90年导演了宝岛关礼杰版的《天龙八部》,如果从77年当场记算起,他在圈中已经做了二十五年。

    但即使是刘俊杰,也很少听到给股份的公司,更不用说陈玉姗、陈名章这种后起之秀了。

    偶像剧虽然能赚不少,也能捧不少明星,但相较于整个文娱产业终归还是小头,陆恒不会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给股份除了挖他们的吸引力,和把他们绑在公司里外,更多是为了省心——前世陈玉姗跟柴智平一样,未来都成立了公司,投拍影视剧。

    不过陆恒之所以选择陈玉姗而不是柴智平,是因为柴智平野心更大,就在今年她就自己当老板了,而陈玉姗直到十一年后才这么做,显然她更好掌控一些。而在作品上,反而陈玉姗更胜一筹,在宝岛大火的十五部偶像剧中,陈玉姗有六部,比柴智平还多一部。

    “竟然还有股份?”陈玉姗脸上挂着惊讶,刘俊杰和陈名章也都有些不敢置信。

    “当然。”陆恒确定的口吻道:“我做公司这几年,知道一个准则,如果想要马儿跑得快,就要给足够的草料,而如果这个事业变成自己的,不用老板督促,自己也会尽心尽力,因为收入跟自己息息相关。”

    陆恒这番话,让他们三人都对陆恒刮目相看,或者说重新认识了陆恒的格局,这是他们之前的从业经历中,从没遇到过的。

    “陆总太有气魄了。”陈玉姗满脸兴奋:“我愿意,我愿意到您的公司。”

    “嗯?”

    陆恒这一声,让陈玉姗立刻反应过来,笑道:“对,我们的公司。”

    而陈名章和刘俊杰更是不用说,他们直到二十年后,依然还是打工人的身份。

    此时的三人,脸上挂着兴奋之色,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随后陆恒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谈谈待遇问题吧。”

    三人比刚刚姿态更加恭顺,安静倾听。

    陆恒说道:“薪酬和拍片薪酬在你们现在的基础上,各自上浮30%,另外我有意让陈玉姗担任宝岛公司的总经理,职务薪酬按照宝岛标准来,你愿意吗?”

    再次砸下来一个馅饼,让陈玉姗更有些晕乎乎的,但也像喝了美酒般的亢奋,连忙道:“如果陆总给我这个机会,我愿意尝试一下。”

    陆恒点了点头,继续道:“再说股份,你们三人各自的基础股份,各为1%,另外,陈玉姗担任总经理,职务股份增加1%。”

    看到他们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后有些许失望之色,陆恒收敛笑容,问道:

    “怎么,嫌少了?”

    陈玉姗有些不好意思,迟疑一下后道:“之前看那些电视剧,老总转让股份都是、都是……”

    陆恒明白了,淡淡道:“都是以十位计是吧?”

    陈玉姗三人面面相觑,但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陆恒敲了敲桌子:“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不是现实,另外以后你们做电视剧也要记住,不要跟现实脱节太多,这样显得假,也容易让观众诟病。”

    陈玉姗点了点头:“好的。”

    她不知不觉间,其实已经代入陆恒下属的身份,或者说,是陆恒这几年历练出来的气势——平时指挥惯了。

    而陆恒顿了顿,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