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 小孩将粗糖小心放进筐里,虽然不知道那些漂亮的糖到底是什么滋味,但有了这些,村里的孩子不用过年便能吃到糖的甜味儿了。 贸易持续了两天。 许多崇宁和文丘的商人发现,在老家只能买到粗盐的价格,在观阳能买到细盐。 在老家只能买到粗布的价格,在观阳能买到更细软的布,而且花色还多。 就连粮食,观阳也比他们那里便宜。 两地的小商贩,尤其是从偏远地区出来的商贩,都被这巨大的惊喜冲昏了,卖了山货就疯狂抢购买货。 尤其是他们家乡匮乏的又生活必需的盐、糖、布。 可到了晚上,他们躺在驿站的大床上,摸着床沿前面自己换买回来的货,又止不住地想,为什么呢? 为什么在这里更好的东西,比他们老家还更便宜? 是他们不勤恳吗,是他们不够努力吗,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的漂亮糖果,就那么稀松平常地摆放在这边的铺子里? 心酸,迷茫,喜悦,希望。 各种各样的情绪在他们心头交织着。 有人失眠了,有人做了好梦,有人心酸,也有人畅想回去能赚多少钱。 更多人后悔,为什么就没多带点儿山货呢? 这里山货也比他们老家贵呀! 背了药材的山民是最高兴的,上了年份的药草,在这里比在老家贵好几倍,还有人抢着要。 等下次! 他们每个人都想着,下次一定要多带一些! 第二日,两县的货商主要就是挑货采购了。 他们没有什么大商贩,但数量很多。 观阳县衙早替三县和南来的船商谈好了价,他们都能拿到十分优惠的价格。 原本不大想降价,碍于官府面子才同意的船商一天算下来,出货量竟然远超预料的多。 晚上他们连夜算账,发现第一天卖的就抵上找三四家大客户进货了。 大客户要货多,价格也压的低呀! 若这么多东西都卖了一家大客户,说不好价格会压得更低呢。 第二天,三县的小货商们发现昨天还対他们不冷不热爱答不理的南方船商,今天热情了许多。 不嫌他们要货少了,不嫌找零麻烦了,伙计普遍还比昨天多了一两个。 卢文、陆勇第二天又来逛了。 昨天他挑了一堆个头大、样子好、高品质的山货,今天该来趁收摊兜底了。 崇宁、文丘的货商明天一早就该回去了,没卖完的货商一定会急着出货,价格也会随之下降,他就等着剩下的货商甩卖,好趁机包圆砍价,以便宜的价格买剩下的山货。 挑剩下的不就是个头小了点,碎了点儿吗? 做成菜,没差的! 卢文负手乱逛,已经看好了几个备选摊位。又溜溜达达跑到南方货船那片区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