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不用去朔州,他们就很放心。 相熟的、关系好的、情况差不多的一番商量,第二天就有一多半人给卢栩回了信儿—— 只有一小部分为了保险,选了第二种,卖给卢栩,钱货两清。另外有一部分胆子大的,选了第一种,大多选择第三种。 能在本地做粮商的,家族人口都殷实,从自己家,或者从亲戚家凑些青壮并不难,实在不行从码头雇人也方便。 如今路好走,虽说从观阳到崇宁要比从观阳到州府远,路上走快点,十来日也到了。 按观阳如今找脚夫的价格,短工一日四十到五十文,十日以上的长工,一天就四十文,来回打二十天算,一个脚夫八百文。 听说商道上大石头都被搬走了,坑也都填平了,一辆板车配两个脚夫,大车配三个也足够用。 这样算来,他们一车能多赚不少钱。 卢栩登记好他们姓名籍贯,统计好他们带多少车多少粮,先付了一半银子做定金。 粮商们拿到钱,马上去码头招工了。 卢栩则拿着账本和卢文精打细算。 卢文忍不住咋舌:“大哥,你这也太能花了!” 他攒点儿,卢栩花了。 他再攒点儿,卢栩又花了。 卢栩:“咱们火锅店改好了吗?能开业了吗?” 卢文:“哪有那么快!我说让你早点买,你偏不,这会儿忙了吧!” 卢栩:“实在不行就先卖几块石头吧。” 这次从北境带回来的石料,他都留在登州了,只带了一筐小石料回来,物以稀为贵,他得慢慢卖。 反正家里还有,搭一块大的卖卖算了。 卢栩合上账本,让卢文取钱,他先去把酒肆和杂货铺的钱给结了。 至于罗家借的那些,罗纯给他递话了,不急着还,先紧着他给骁骑军买粮食用。 如今全观阳都看出未来商路能赚钱了,先前罗家借钱的人家还想搭罗家的线呢,哪有人这时候上门催钱。 卢栩去酒肆送钱,掌柜收了他的钱,又赊给他一批。 杂货铺干脆不要钱,他外甥已经在登州定下,白吃白喝了好一阵子不说,还免费租了个大铺子,他哪儿好意思向卢栩要钱。 卢栩又从他这儿买了不少东西,光利润都够抵他上次拿那点货物的钱了。 尤其是他小舅子才从老家送来的那些布匹,卢栩包圆。 这次他还要托卢栩替他给他外甥带些布匹过去卖呢。 这几日,观阳又热闹起来。 码头天天有人招工,卢家的馆子里面正在紧张改装,有人瞧见他们从村里牵来八只羊,还专门雇了个屠夫。 眼瞧着卢记桌椅板凳都摆上了,招牌也挂上了,就是不见发邀请函。 上次受邀吃羊肉的商户们都有点坐不住了,趁着串门闲聊问起来:“这次卢家是不是打算直接开业了?” “瞧着像,我没收到邀请,你呢?” “我也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