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高产作物-《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第(2/3)页

    至于死后?

    后人不争气,跟他这个当祖宗的有毛关系?

    史书记载,魏钰也确信自己将会是那青史留名第一人!

    老魏家的恢弘大业,定是从他这儿开启的。

    所以他的好兄长们呐,得努力啊,不努力,这天下那么多地盘还怎么纳入大魏版图?

    交给下代下下代,那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

    居住在西京附近的百姓,最近开始收到官府的命令以及发给他们的种子了。

    什么红薯、土豆的块茎,还有啥花生粒的,怪模怪样。

    过来发种子的官差说,这些都是朝廷从海外带回来的,经农科所研究,都是可食用且高产作物,连太子殿下都在朝堂上发话了,要将这些向全天下百姓推广,因为红薯土豆能亩产千斤。

    原本不甚在意只是信任太子的农人一听,自己拿到的那些小块块居然能亩产千斤,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亩产千斤?!

    这世上居然还有亩产千斤的粮食?!

    农人们在田里侍弄了一辈子,太知道粮食一亩能有多少了,顶天了就三四百斤!

    亩产千斤?不存在的,估计也就天上神仙能做到了。

    农人们不信这事为真,但又渴望此事是真的。

    哪个种地的不希望自己能种出高产粮食呢?若真能种出亩产千斤,他们往后也就不愁饿肚子了!

    百姓对新作物的反应,朝廷早有预料。

    下发种子给百姓种地时,官差不仅会向百姓说明该作物应如何种,还将朝廷对种新作物的农家的态度给讲明了。

    譬如但凡是种新作物的,该年赋税全免,待到新作物丰收之后,朝廷根据收成,将收取七成新作物。

    只一个赋税全免,农人们几乎就全愿意种了。

    毕竟官府给他们每户发的种子就那么多,估计一亩都种不了,剩下的土地他们还能去种别的粮食!

    这可以说就是帮官府种地了。

    百姓们又不用交赋税,帮官府种了自己还能得三成,只是舍掉一小部分土地而已,怎么说也是他们赚了。

    没了后顾之忧,百姓们都愿意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