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大秦藏守室,翻阅过《封神旧事·秘辛版》之后,小羽对上次的封神大劫,已经有了非常具体且深入的了解。 将封神大劫拆开了看,就是三大事件撞在一起,同时发生又相互关联。 首先,当时阐教十二金仙已经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 过去无数年,十二金仙身上累积了大量业力和因果。 如今天降杀劫,他们难以逃避,必须应劫。 其次,自从太古时代,巫妖两族落幕,人族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中古(封神)。无数年的成长,人道已经从微不足道,进入鼎盛时期。 人道盛,植根于人道的“人道天庭”跟着强盛。 天庭有了力量,本来形同傀儡的玉皇大帝,也有了底气,有动机、有目的对三教动手。 玉帝明旨要求,三教最有名的十二位金仙向天庭臣服,并从三教中选拔福缘稍差的弟子,进入天庭填充三百六十五正神之位(ps)。 最后,成汤合灭,周室当兴,此乃天数,是正常的王朝更替。 这三者,原本属于独立事件,只是同时发生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并不是阐教十二金仙犯了杀劫,才导致封神大劫。 仅仅阐教那十二金仙,还只是犯了杀劫,不至于引发如此激烈的“天变”。 封神大劫的直接推手,就是名义上的三界主宰,玉帝! 当然,玉帝只是站在台前的幕后小boss,真要说最终大boss,大概还是三清道祖。 在开天之后的荒古时代,龙凤麒麟三族争霸,压根没有天庭。 天空属于凤凰一族,大地属于麒麟,大泽与江海是龙族领地。 三大先天神族,争夺世界的主导权。 天庭是一片建筑,也是一个组织。建筑与组织,肯定不是开天辟地后,先天就有。 它是后天人为建造。 龙凤麒麟三族耗尽气运,从盘古世界的大舞台退场后,轮到巫族和妖族闪亮登场。 巫族占据了大地。 妖帝、妖师率领众多妖神,在九天之上,建造了另一个维度空间,也就是第一代天庭。 这一时期为“太古巫·妖争霸”。 等巫妖争霸落幕,妖族天庭从九天之上坠毁,坠落人间,砸碎大陆,才轮到人族登场。 其实在更早的太古时期,人族已经被女娲娘娘创造出来。 女娲造人,发生在更早。 那时,人族只是巫族的附属,是妖族的口粮,“人道”都没开始。 人道不是开始于人族诞生,而是开始于人族成为天地主角。 太古结束,远古人族崛起,人道建立,才有了玉帝统率的第二代天庭。 就像洞天福地植根于人间的名山大川,天庭也需要根基。 二代天庭的根基,就是人道。 远古人道天庭刚建立时,玉帝麾下压根没什么人,自身实力也很弱小。 凭硬实力,玉帝还打不过阐教金仙。 天庭的存在感极低。 潜伏爪牙忍耐了无数年,到了中古封神时期,人道进入第一个高峰,人道天庭也跟着来到第一个高峰。 玉帝有底气,也有必要树立天庭的威严,并增强天庭的力量。 要树立威严,必须打击玄门三教。 那时九州大仙,皆出自三清圣人门下,仙人只认“教主”,天下神仙也只知道教主,谁在乎天帝? 要增强天庭的力量,则必须得拉人头,这不用说。 可当时的情况是,天下英杰早都被三教瓜分。 连西方灵山要发展壮大,需要拉人头时,都得跑到东方坑蒙拐骗,从玄门三教挖人。 玉帝也只能从三教招人。 要树立威严,得打压玄门三教;要拉人头,还是得找玄门三教。 一切问题的答案,似乎都在三教身上。 于是,玉帝对三教下手了,直接推动了“封神大劫”的诞生。 凡是要干大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玉帝必然在更早的时候,就想对三教动手。 他忍耐多年,特意等到十二金仙犯了杀劫,等到“西周代商”的天命出现各种因素凑在一起,是恰逢其会,又非纯粹的偶然。 玉帝有谋划地将众多“巧合”凑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封神大劫的开启。 十二金仙犯了杀劫,要么他们死,要么他们弄死别人。 无论死谁,死掉的人都正好填充了封神榜。 西周代商的天命,必有一场恶仗要打,注定要死很多人,正好为“杀劫”提供了最合适的舞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