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行书遒劲郁勃,好似苍松挺拔,不下名家手笔,照我说,您箱笼中那些书作,还真不见得比得上此作。” 一个小娘欢喜地叫嚷起来。 “我瞧瞧,果然是……啊,竟是颜体?” 另一个小娘子则是瞪大了眼睛,满是不敢置信。 “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心,确是颜体无误了,只不过能这般得其神髓,实属罕见。” 颜令宾本来已经迈下了台阶,听得此话,却不由脚步一滞,猛地侧过身子往那几人捧着诗卷的女侍那儿看去。 “仅是一书作吗?” 她虽喜书画,但对书画一道上的热爱远不及诗词文章,闻言随口问道。 “不是,是首七言古诗,看其作名目叫«边将»,想来是首边塞诗吧。” 边塞诗? 颜令宾心中顿时一奇。 自高适、岑参、王昌龄这一盛唐时代的文豪陨落之后,边塞诗已然式微,更无大家名作出世,不想今日,竟能在这烟花柳巷碰到一首边塞诗? 不由转眸向那首诗卷看去。 只是这一看,却是令她怔忡了片刻,心中升腾起一股复杂至极的感觉—— 良久,她方从愣神状态恢复,继而苦涩一笑。 “请那位郎君与他众友人入阁参加此文酒之会吧。” 一众小娘闻言,皆是面露讶色,纷纷交换着眼神。 颜都知破天荒的请武人入阁,还不限同行之人,这究竟是什么缘故? 难不成,此人的诗作还能胜过陇西才子李益不成。 这人虽说是个负心汉,薄幸郎,但论诗名,在当代一众边塞诗人当中,也算得上翘楚了。 若真是如此,那今晚的文酒之会上,当是不会太平淡了。 PS:纠错上章,唐只有教坊,没有教坊司,已改 第(3/3)页